社会新闻

轻率卖房者,死无葬身之地!

2016-07-28 点击数:1420

复旦大学金融与资本市场研究中心主任谢百三

 

一、北上广深厦苏合宁等房价上涨、居高不下

 

北京、上海、广州、深圳的房地产价格,在各地政府限购等强硬政策下,终于涨幅收窄了,但依旧坚挺,居高不下。而厦门、苏州、南京、合肥等城市补涨了很多,称为新几小龙。

 

房价上涨有九大原因,只要这些原因不去除,上涨的趋势难以改变;最主要的有几条:农村城镇化,农村人口进城,大学生大量留城,广义货币增长快,“土地财政”;超大城市方针既定;大城市的优质资源丰厚,工资收入高等。

 

从1949年到朱镕基退休时的12万亿M2(现金加活期的存款加定期存款)(51年);但现在已160多万亿;翻了10多倍(仅13年)。请记住,当大量货币到来时,并不是什么都涨;主要涨的是亿万百姓必须的,又不可再生的如一线城市的房地产、车位,(另外黄金、古董、纪念邮票等也可,但平均涨幅仍不如一线城市房产。)

 

北京有88所大学,上海有76所大学,每年毕业生40-50万大学生、研究生;复旦经院几年前有个金融研究生班,毕业2年后一追访,200个同学全部留上海工作了。上海真好,比北京空气好,18条地铁、轻轨,拥挤之处有地下隧道,还有多座跨黄浦江大桥。500多医院、500多中学、大量超市。生活非常方便,网上购物,叫外卖,很快。社会治安也好,上海公安是全国力量最强的之一。最重要的是上海人才济济,最好的高智商,知识博大精深、思想敏锐、视野开阔的一些精英云集上海。

 

这又给很多人有了学习的好老师,好机会。

 

北广深也是吧。深圳是无地建房了,供不应求。

 

继而涨起的厦门、苏州、南京、合肥也如此。现在看长沙、成都房价真便宜啊!(我从不反对人们买房。)长沙7000-8000一平米,人们购房压力小了,但依然热爱生活,如爱吃鱼:“饭怕鱼”味道真好。保不住,什么时候也涨了,该买则买啊!

 

 

二、上海一套房,涨幅超过很多人一生的积蓄

 

 

上海某友人2000年买的一套房,175㎡,63万元(四房2厅)16年来,一直在涨,当时和香港博士生一起来看,他说:在香港这个房要400-500万元(折成人民币);最近一问,竟已涨到1000-1100万元了。怎么回事:原来是学区房,全区最好的幼儿园、小学、中学都在这里。(调查了一下,美国学区房也贵。)北京华清嘉园的学区房也是40万涨到400万了。而这种涨价、增值的收益(一套房挣了1000万),确实是广东很多朋友一生积蓄也存不到的。

 

 

三、上海正向东京看齐,人口将上3000万

 

 

中国人终于明白了,超大城市比普通大城市好,几十所大学,十多条地铁、高速公路,智慧人群,众多的中小学、医院、超市、商场;很多优质资源集中在超大城市中。可最大限度发挥作用,最充分利用资源,边际效益的“递增”都是超大城市最好!日本一亿多人口;超大城市东京人口达到3800万。(2015年数据显示:东京人口3800万(高居世界第一),上海人口2347万(世界第三))中国13.7亿人口,上海最终人口一定会追上东京。

 

这房地产就很难跌啊!

 

 

四、轻率卖房者,会死无葬身之地!

 

 

七年前,表弟要把杭州西湖边(八分钟自行车距离)的138万元的政府动迁房(额度),以148万卖掉;由平安银行杭州支行一位副行长(我的研究生)请客,我们在美丽的西子湖畔,请他们全家吃了2000元的晚饭;副行长的年轻妻子是房地产公司的销售员,为他们分析:“这里是风水宝地啊!西湖是中国最美的地方啊!”晚上10点多了,我把表弟媳拉到一边,劝她,一定要买下来,钱不够,银行贷款(已有80万现金);这是你们给子孙后代留下的最重要最珍贵最后一块金砖!他们只是听着,不做声。一周后,他们从杭州发短信来:“148万卖了,否则借款要还一辈子。”我说房子会涨价啊!他们说,温总理说了,房价一定会调到老百姓能承受的价格。(唉!怎么会这样)现在此房已涨到380多万,夫妻俩悔得不敢骑车从此经过。

 

另一对夫妻,男:77级哈尔滨军事工程大学毕业;女:上海交大77级毕业,是我的好朋友。

 

5年以前,丈夫要卖房,而且不是余房,是自己住的唯一的房,他怎么算,感觉把房卖掉可得300多万,买银行理财产品百分之五,年十几万收益,而租一间同样大小的房,租金仅4000元,一年5万元,可净挣10万元。他这么想也这么干,要把最后自住的房也卖了。妻子硬带他来复旦大学找我,晚上9:00了,刚上完课,我力劝他别这么做,并严厉劝他,你把最后的房卖了,子孙后代会看不起你,房租年年会涨,你会死无葬身之地的。完全听不进去,而且非常生气和反感!后来到底把房卖了。相信他现在已后悔不迭了!

 

五、也有优质股票涨幅超过北上广深房产!


前几文讲过,优质股涨幅会超过北上广深房价涨幅。如贵州茅台,从2001年上市的31元涨到现在317元(复权后为1900多元)涨了61.3倍。9年前,深圳林园劝我买茅台,他说,太好了,发展前景无限。当时听听而过;这次去遵义茅台,发现已涨到251元(1734元),又去电问林园老师,才知道他136万股茅台依然长期持有着,真乃神人也。

 

(现价317元,加刚分完的6.1元红利,为323元,复权后为1900多元)。

 

在茅台镇写的一文在博客上一发,香港“沪港通”人士买了一星期贵州茅台,等发现时,已涨到280元了。

 

(香港同胞的认真、学习,专研精神永远值得我们学习。)林园乃中国股市又一巴菲特式人物,近日,我将邀请他到上海讲学,他也已答应了。真的应好好向他学习啊!

 

不过,好的股票凤毛麟角,几千家中仅几十家,百分之80的投资者是亏损的。所以没有专业知识的人,还是投资买房稳妥!(但注意:并不主张现价去买贵州茅台和北上广深房产,毕竟很高很高了。卖二线城市房产都挺好的,泰安、长沙、成都真好!)


 高房价还能持续多久?谁又将成为房子接盘侠?

作者:海通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李迅雷,摘自《大城市化和居民加杠杆能支撑房价多久》

 

1、房价或许可以连续上涨20年,但总是有顶的,届时不是你想卖就能卖得掉。

 

2、20年后,谁来为你的房子接盘?当我们这一辈人要退休的时候,要卖掉房子的时候,这个时候就会出现房子的富余,那时候的价格一定会往下走,中国会出现房地产的多余。

 

一、房价或许可以连续上涨20年

 

房价何时出现向下拐点,确实不好预测,就像预测股市何时见顶或何时见底一样,因为影响房价的因素太多,政策也会调控或管制市场,你能预测准政府可能采取哪些极端政策吗?

 

房产税不会导致房价下跌

 

有人问房产税推出是否会导致房价下跌?我觉得应该不会,因为中国经济目前高度依赖房地产,政府应该不会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。发达国家有三大缩小贫富差距的税:房产税、资本利得税和遗产税,这三大税中国目前都没有征收,房产税只是长期试点。一般国家把这些税种纳入到税收体系中正常运作,而中国则往往把这些税种当成政策导向,具有较强的功利性。

 

观察房价见顶的窗口有三个

 

不过,我觉得需要关注的是居民购房的杠杆率情况,房贷余额的变化是一个观察窗口,尽管居民还可以通过民间融资来购房。

 假如2017年居民新增房贷的规模比2016年继续提高30%以上,那我觉得可能会出现类似2015年6月份的股灾情形了,那时也是股市的场内场外双向融资猛增,政策一收紧,则市场大跌。目前看,政策上已经开始行动,防患于未然,效果如何,还需要观察。

 

此外,通胀率的变化也是一个观察房价变化的窗口。

 今年经济运行至今,CPI应该低于年初预期,但全球性的货币超发问题始终是存在的,因此,CPI何时起来,也是关系到货币政策何时收紧的问题。货币政策一旦收紧,则利率上升,对房价的负面冲击肯定会有的。不过,目前似乎存在一定的悖论,即货币超发已经那么多年了,其效应主要体现为资产价格的上涨,包括近期的贵金属和石油等部分大宗商品价格的上涨。但中国的CPI与GDP关联度更大,而M2则与房价的关联度更大些。若GDP起不来,则CPI也不用太担心。很多问题存在却僵持着。

 

观察房价变化的第三个窗口,可能是金融机构之间会否出现信用风险,或者是其他资产价格泡沫的破灭会否导致房地产业的引火烧身。

 实体经济的不景气已经成为共识,债务规模不断上升,尽管问题主要出在企业债务层面,而企业债务主要表现为国企的债务,但国企有政府信用作为背书,故企业高债务之下似乎还是看不到爆发系统性风险的直接诱因。不过,这些年来,金融机构之间的交易规模惊人增长,不管是表外业务还是表内业务,不管是通道业务还是委外业务,同业业务的规模都是逐年增大,各类产品存量规模也越来越大。但所有交易产品的背后,都是有具体资产作为支撑的,假如某类资产价格,如信用债出现大幅下跌,那么,金融机构既要应对相关产品的兑付压力,又要承受砸在手里资产的流动性缺失风险。一旦出现同业之间的信用风险,那这风险可就大了。这些年来,金融机构的资产负债表都在做大,杠杆率都在提升,因为盈利压力都在增大。当年次贷危机中美国雷曼兄弟的破产就是一例。

 

因此,房价或许可以连续上涨20年,但总是有顶的,无论政策怎样调控,市场总有市场的波动铁律,全世界没有一个国家的房价能够走L型。

 

随着人口老龄化和流动人口的减少,作为耐用消费品的房子的需求总是下降的,一轮房地产周期大致都是18-25年,包括上涨和下跌全过程。当然,除了关注房价何时见顶的各个窗口之外,房地产的流动性更值得关注,因为楼市不同于股市,前者的流动性风险会更大,届时不是你想卖就能卖得掉。

 

二、20年后,谁来为你的房子接盘?

 

作者:中欧国际工商学院金融与会计学教授芮萌,摘自《20年后,谁来为你的房产接盘?》

 

有一次,在和夫人吃饭的时候聊到了退休的话题。当计划中的65岁来临,想把房子或者股票卖掉以安享晚年时,是否有人愿意接盘房子和股票?

 

对一个普通的中国家庭来讲,大多数的财富都投资在了不动产即房地产。人口结构到底怎样来影响房地产投资的回报呢?首先我们来看一下谁有能力来购买房地产。

 

对一个成人来讲,他的第一次置业的时间基本在成家立业时的30岁。30岁到40岁之间,家庭规模可能增加了,有了一到两个孩子,原来第一次置业的房子已经不够大了,需要改善住房,所以我们发现在42岁的时候,又出现了第二次置业的高潮。但是到了65岁,当孩子已经大学毕业,已经离开这个家的时候,就不需要住原来那么大的房子了。很多人会把原来大的卖了,换一个小的。所以在一个国家,它的人口结构当中30岁到40岁的人群比例越高的时候,它对房地产的需求越大。

 

以美国为例,这张图说明的是美国30岁到44岁占人口的比重与房价指数的关系,随着30岁到44岁的人口比例的上升,它的房地产指数的价格在上升,反之在下降。

 

在我们过去十年当中,恰恰是中国30岁到40岁的人口比重不断增加的十年,所以在过去十年中,一线城市房地产的价格翻了10倍,背后有它经济学的原因。

 

当下,中国的人口红利在慢慢消失。人口红利衡量的指标有两种,一种是人口中18岁到64岁之间的劳动力的比例从2010年开始下降。因此,过去五年当中,大家都会明显地感觉到中国的劳动力成本越来越贵。

 

第二个来衡量人口红利的消失的依据是中国1-15岁青少年的比例。在国际上,当1岁到15岁占总人口的比重介于15%到18%时称为严重少子化的现象,中国已经从70年代的42%下滑到了今天的16%,已经落入了联合国认为严重少子化的现象。

 

当人口红利消失的时候,对不动产的需求自然会下降。中国普通家庭拥有房子的比例是多少?如果我们把父母的房子都加在里面,中国房屋的拥有率是在90%以上,而全世界平均比例为50%—60%。另一个指标就是看人均居住面积:全世界人均居住面积是20平方米,按照官方的数据,中国去年的人均居住面积已达33平方米。

 

所以房屋的拥有率和居住面积这两个指标都说明在不久的将来,或许在2020年或者是2030年,当我们这一辈人要退休的时候,要卖掉房子的时候,这个时候就会出现房子的富余,那时候的价格一定会往下走,中国会出现房地产的多余。

 

版权所有:宿迁市思成财税服务有限公司 苏ICP备15051039号 技术支持:仕德伟科技
地址:宿迁市“霸王举鼎商圈”,西湖路328号城宇大厦B座十楼 电话:0527—81180180 邮箱:491667464@qq.com E站统计 网站建设仕网云智能建站
在线客服
手机:13812405263

在线客服